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地震險20年/曹瑋瓴:地震險不普及是政府沒有大力推廣

前言:政府開辦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是時代產物;走過20年,地震風險與保障隨環境永續議題日趨重要,也應與時俱進。本報從如何完善住宅地震保險制度出發,採訪相關領域具代表性的產官學界人士,探討未來可行方向。除了製作專題,我們也將十位受訪人士的訪談內容,以第一人稱記述,供讀者完整掌握他們的思維與論述。

以下為2016年2月6日台南大地震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之受災戶曹瑋瓴的故事。她原本是個職場女強人,卻親身經歷大地震帶來巨變與恐慌,她失去家人,家園傾倒了,地震在她的人生與身體上,留下無法抺滅的傷痛。她以自己血淚,來觀察住宅地震基本險的重要。

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受災戶曹瑋瓴。曹瑋瓴/提供

這天是令人鼻酸的小年夜。2016年2月6日凌晨,台南發生規模6.6的大地震,位於台南市永康區樓高16層的維冠金龍大樓整棟瞬間倒塌,躺平在馬路上,造成115人死亡、96人受傷的慘劇,曹瑋瓴在這場大災難中悻存下來。六年過去,年過半百、身為保險業務員的她,對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有最貼切的感受。

曹瑋瓴住在台南永康維冠大樓的七樓,地震發生在凌晨,她正在歲夢中,等她醒來時,水泥石塊壓迫她動彈不得,她是倒數第三位獲救者;無情大地震帶走她七名親人,包括二歲兒子與丈夫,只有她一個人活下來。

「第一時間我就知道老公離開我了,因為我叫他,他沒有回應。」地震發生時,曹瑋瓴的先生用內肉身保護她與兒子而被鋼樑壓住。曹瑋瓴抱著懷中的兒子,隨著哭聲愈來愈微弱,終至安靜無聲,她知道,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她歷經活埋53小時後被救出,「那一刻,已不知道什麼叫驚恐」,曹瑋瓴回想六年前情景說,「只幾秒鐘,根本無處可逃!」語氣中不經意流露出一絲恐慌。

因被水泥石塊壓迫太久,造成她右側前臂壓傷、左側肋骨骨折、神經也受到嚴重損傷;在家人的愛與鼓勵下,她經過二年漫長復健,才走出家人死亡與病痛折磨的幽谷,終於再次見到燦爛的笑容。

曹瑋瓴重拾她原本保險業務員工作。提及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她坦言,一般民眾不只不熟,簡直是無感,若非她是保險業務員,她也一定會不知道住宅地震險

她買維冠七樓公寓,因為有貸款,所有一定要投保住宅地震險。而歷經大地震劫難,她更有感投保地震險有其必要性,她說:「一棟房子2,000萬都在買了,一年花不到2,000元投保地震險,怎麼會不值得呢?」

她說,地震發生後,「心理會面臨很大恐慌」,因為擔心餘震,也會很害怕待在原本房子裡;房子不能住了,必須臨時找住所;若受傷需要一筆醫療費,而且可能也會因此無法繼續工作,當下能有一筆保險金來支撐三餐與生活費、住宿費,會有很大幫助。

曹瑋瓴說,住宅地震險現在也很便宜,一年保費1,500元不到,若不幸遇到地震災難,可獲得150萬元(建築損害理賠)加上20萬元(臨時住宿費)的保障。

至於地震險要如何改進,曹瑋瓴率直地說,她不懂;但她認為,地震險之所以無法普及,不是民眾不能接受,而是政府沒有大力推廣,積極向民眾介紹。

台灣雖然處在地震帶上,地震頻仍,但多數情況不嚴重,真正經歷大地震災難的人並不多;然而,一旦發生大地震,是要付出很大代價。「台灣人怕死,卻又健忘」,她有感而發地說,政府應該認真推擴地震險,保護民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