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產業追蹤/零接觸經濟燒 催動新商機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祭出居家防疫令,經濟活動大幅減緩,持續衝擊全球經濟,對於產業供應鏈的影響逐漸顯現。

疫情最初在中國大陸武漢爆發,一開始對大陸供應端的影響上,從台灣整體製造業的結構來看,產業組成以半導體、顯示器、機械、石化、鋼鐵與金屬製品為大宗,占產值近九成,多數以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且終端組裝產品銷售以歐美市場和台灣內銷為大宗。因此相關產業可以延後出單、或度小月方式待疫情過後,逐漸會有補單效應。

然而,失業和經濟前景不明使消費者信心大幅下降。一般預料,在疫情過後,可能有一段時間持續消費節制、萎縮,例如手機等3C產品、汽車等重大消費產品有「延後消費」的情況。

在疫情前就已受到全球科技潮流衝擊的台灣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較無大型企業有雄厚的財務和人才,長期處於創新動能不足、較難吸引科技人才、面臨轉型升級與價值提升等困境。然而,危機也可能是轉機。疫情期間,為避免近距離接觸,可能改變民眾生活型態,包括日常社交、工作、購物、通訊與娛樂等將衍生「零接觸經濟」的新商機。工研院預估,AI、5G、IoT 等數位科技應用將在此波疫情影響下加速發展。

在疫情下,一些新興的「遠距行為」及「宅經濟生活」模式,改變民眾既有生活與工作模式,加速宅經濟發酵。縱然在疫情過後,人們回歸日常生活,但有些新使用行為或新生活習慣可能會加速被接受,甚至與原本的模式混合使用。包括遠距視訊、餐飲外送、線上電玩及影音、線上學習、遠距照護等應用,都是「零接觸經濟」新興商機。

在「零接觸經濟」下,很關鍵的是要做到「零距離創新」。科技雖然讓彼此在遠端連結,但如何進一步透過雲端科技將彼此距離拉近,展現以人為本的溫度,如遠距開會時,如何做到眼神交流;或進行直播時,如何確定觀眾有沒有注意,企業必須創造實體接觸的五感面,才能創造成功的零距離創新商機。

舉例來說,傳統觀光業常因遊客太多導致品質下降飽受批評,但線上旅遊可同時達幾萬人次也不會感到擁擠。這次觀光業因疫情影響而受損、停滯,是疫情主要受災戶,業者應趁此時調整人力,利用科技的工具,豐富線上旅遊的內容,結合故事行銷,成為一條龍的加值服務,與傳統觀光業差異化,方可提升下一波的競爭力。這次疫情也勢必會推升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發展速度,衍生出的商機是「精準健康」。在疫情期間,根據病毒或確診患者進行疫調追蹤或偵測,相關的篩檢技術進展會愈來愈快;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未來發展趨勢,則是打開遠距醫療/健康的普及化大門,預期將有更客製化和個人化的

健康服務。舉例來說,未來在用藥或飲食建議上,會依照個人的生理資訊提出建議,像運動手環等穿戴式裝置或相關的AI應用,未來也會大幅成長。

台灣因SARS累積的經驗,在疫苗研發速度、基因定序、病毒分株速度都具備實力。加上台灣健保制度、醫療水準在全球享有盛名,根據2019年《CEOWORLD》雜誌健康照護指標分析,台灣的醫療照護整體品質在89個國家中名列第一,透過這次疫情,若能導入AI數據平台等新科技及應用,進行更多資源升級設備,將是我國生醫產業未來發展的優勢。

雖然這波疫情不容小覷,但危機就是轉機,政府除推動振興方案,刺激民眾消費;亦可在疫情當下即早規劃「振興」策略輔助方案,思考如何透過以新興科技為基礎的「科技服務業」,提供專業諮詢、規劃、與導入科技解決方案,協助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產業在抗疫中不打烊,提早進入轉型升級,強化未來競爭力。

(作者是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