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表示,新冠疫苗不到1年問世,跟半導體創新有關。 (記者洪友芳攝)
台灣正為疫苗吵翻天,台積電今舉行「2021技術論壇」,總裁魏哲家在致詞中也把半導體與疫苗連結,他指出,新冠疫苗以不到1年時間就開發完成且批准,成就驚人,這項成就除了要感謝科學家與研究人員的努力不懈,還要歸功超級電腦運算功能,有了人類智慧及努力,再加上電腦24小時運轉,才能有今天成果,其中,超級電腦是由半導體的創新所貢獻。
魏哲家表示,半導體影響生物製藥開發速度,他說,新藥從開發到上市可能比要付清房貸時間還要長,伊波拉病毒疫苗從第一階段試驗到2019年問市,雖經過5年時間,但也比平均數快很多;大多數新冠疫苗在不到1年時間,就完成開發到批准,的確是驚人成就,對於這項成就,他認為,除了要感謝科學與研究人員努力不懈,還要歸功超級電運算的功能,有了人類智慧及努力,再加上電腦24 小時運轉,才能有今天的成果,其中,超級電腦是由半導體的創新所所貢獻。
他還指出,去年還有一個人機合作達成的非凡成就,那就是人工智慧(AI)協助生物科學解決長達50年的謎題,那就是蛋白質折疊,蛋白質折疊可以預測如何從氨基酸線性鏈捲曲成3D形狀,以執行生命所需要的任務,數十年,研究人員試圖破解蛋白質的3D結構,但過去可能要費時好幾個月或是好幾年,且常常失敗,大數據、運算能力及機器學習演算法的進步,都為大難題帶來新的契機,過去需時數月或數年的實驗,現在僅需要幾小時的高速運算,建立蛋白質的結構,會對發現新藥產生重大影響,未來還有無窮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