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黃金十年最佳新人第一隊 喬丹還是最強

如果想要用十年的時間跨距,從中組建出一支全球最知名的最強新秀第一隊,這五人你會怎麼選?又會選擇誰?

在這樣假設性的討論題目裡,包含了三個關鍵的考慮元素:第一、這些球員在新秀球季就得超強,能夠拿下當年的新人王才行;第二、這些球員還得一直強下去,足以在退休後入選名人堂,才不會只是曇花一現而已;第三、這些球員最好是在NBA進入全球化時代之後,在現役時間取得高人氣,才會有更高的全球知名度。

從這三個因素去看過往57支年度新秀第一隊的名單,從1963年到2019年共有291人入選(其中五年有兩到三人並列),但其中既有新人王獎項做背書,退休後又有名人堂肯定的超級新秀只有20人。在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NBA還是以北美單一市場為主的職業聯盟,而喬丹(Michael Jordan)做為世界公認的NBA全球化圖騰,他是在1985年拿下新人王並入選年度新秀第一隊,所以就用1985年起算十年,看看這十年之中,哪些曾經獲得新人王的名人堂球星,在生涯第一年就繳出驚人的數據,並足以讓他們獲選為場上五個位置的最強新人(以下括弧中的年份均為其年度第一隊入選名單的公佈年,而非其選秀梯隊)。

控球後衛:基德(1995年)

既然是控球,基德(Jason Kidd)能入選的原因自然著重在他的助攻數據。他第一場處女秀就傳出11次助攻,新秀球季79場比賽全數先發,平均拿下7.7次助攻,後來五度拿下助攻王,目前也是史上助攻排行榜第二名(12,091),能拿下這一席當之無愧。

不過,基德並非史上新秀球季助攻紀錄的保持人。1988年入選年度第一隊的新人王馬克.傑克森(Mark Jackson),他新秀球季結算平均10.6次助攻為史上新人最高。雖然傑克森打過尼克及溜馬,退休後也執教過勇士,更在電視上持續擔綱球評,但他不是名人堂成員,所以被排除在這份名單之外。

至於這十年期間最強的助攻王,當然還是從1988年到1996年拿下助攻王九連霸的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做為聯盟史上助攻排名第一的名人堂控衛(15,806),和喬丹同年出道的他菜鳥年卻只有5.5次助攻,既沒有拿到新人王,更沒有入選年度第一隊,所以也被排除在外。

得分後衛:喬丹(1985年)

講到得分,這十年間出道的新人沒有人是十屆得分王喬丹的對手。而他新秀球季全勤出賽82場,拿下全聯盟最高的2,313分,比該年的得分王還多出500分。如果不是因為得分王的評定在1968年改為平均分制,讓新秀球季「只」拿到場均28.2分的喬丹,輸給了當年只出賽55場的對手,喬丹第一季的成就會更驚人。即便如此,喬丹仍是史上唯一一個在菜鳥年就成為隊上得分(28.2)、助攻(5.9)、籃板(6.5)及抄截(2.4)四冠王的超級新人。

若是從NBA歷史來看,最會得分的菜鳥依舊是大殺四方的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1960年他在NBA打了第一季72場比賽之後,不只拿下新人王,也以總分2,707(場均37.6)分拿下得分王,更一手把年度最有價值球員給全包了。不過,張伯倫既非後衛,也不在討論的時間範圍內,所以喬丹依舊是這十年間最強的新秀得分後衛。

小前鋒:希爾(1995年)

既然有了喬丹在隊,小前鋒這個位置上就該放上皮朋(Scottie Pippen),才能稱得上是第一流的強隊。畢竟許多專家認為,具有多樣攻擊手段及超強大鎖能力的皮朋,絕對是史上最強的小前鋒之一。只可惜,皮朋在新人時期不受重用,平均上場20分鐘,場均只有7.9分,而且全數是從板凳出發,完全沒辦法和當年尼克的新人王傑克森相比。

而在剩下的人選當中,就屬曾有「喬丹接班人」之稱的希爾(Grant Hill)符合資格。希爾以首輪第三順位進入活塞,以小前鋒的位置打完第一年70場比賽之後,平均拿下19.9分,5助攻,1.7抄截及6.4籃板的成績,不只是活塞自傳奇鐵衛湯瑪斯(Isiah Thomas)以來首度有菜鳥拿到單季1000分,他與基德並列新人王,也是活塞隊史相隔近30年才有的成就。更驚人的是,希爾第一年就人氣滿檔,在喬丹退休的空窗期,他成為北美四大聯盟史上第一個拿下該年明星賽最高票的菜鳥,打敗同樣高人氣的俠客.歐尼爾(Shaq O’Neal)。 新人球季的希爾,氣場及聲勢之強,這十年間確實沒有其他新秀能比。

大前鋒:韋伯(1994年)

在大前鋒的位置上,要滿足本文所提條件的新秀可說是一個也沒有。雖然1985年到1995年之間出了兩位名人堂大將,然而巴克利(Charles Barkley,85年)及馬龍(Karl Malone,86年)都沒有拿下新人王。如果時間點往外拉長一點,98年的鄧肯(Tim Dun日本藤素效果如何,日本藤素效果怎樣,日本藤素藥詞全解,日本藤素用法用量,日本藤素有作用么can)就能完全符合這次選拔的標準,可惜在這樣的時間限制之下,只能另找其他新秀大前鋒來替代。

剩下的大前鋒之中,大概只有韋伯(Chris Webber)能夠破例入選這個位置。韋伯當年被魔術以狀元籤選中,旋即被交易到勇士,這一換,不只讓魔術多拿了三枚未來的首輪籤,還獲得了後來幫奧蘭多打進總冠軍賽的人氣後衛哈達威(Penny Hardaway)。而在勇士的第一季,韋伯除了以17.5分及9.1籃板拿下新人王之外,他出色的傳球技巧和運球能力更是新秀長人之中的翹楚。想像中,他若是身處在這樣的一支球隊當中,基德加上韋伯的傳球策應能力,配合兩翼鋒衛搖擺人喬丹和希爾多樣化的攻擊手段,這支新人隊的攻擊將會無比華麗。只可惜,韋伯這個跨時代和反傳統的大前鋒,最終卻沒能入選名人堂。

中鋒:俠客(1993年)

說到中鋒,這十年間出道的名人堂巨星實在太多了,從火箭的歐拉朱萬(Akeem Olajuwon,85年),尼克的尤英(Patrick Ewing,86年),馬刺的羅賓森(David Robinson,90年),湖人的狄瓦茲(Vlade Divac,90年)到金塊的穆湯波(Dikembe Mutombo,92年),其中尤英和羅賓森也曾拿下過新人王。為何俠客能夠擊敗這兩位大哥,原因還是在他在新人球季繳出驚人的13.9籃板。這個數字排在史上新人的第13位,更是近50年來最高的新人紀錄。

另外,俠客在菜鳥年得分高達23.4分,場均阻攻數也有3.5次,這兩項數據雖比不上羅賓森的24.3分及3.9次阻攻,都仍遠勝於尤英(20分9籃板2.1阻攻)。加上俠客極具觀賞性的強力打法及高人氣,所以最終仍由他入選。

當然,以上五人名單還有許多爭議:比如說,「新人王」這個取捨標準原本就是相對的,畢竟每一年的新人都不一樣,競爭基準並不相同,所以每一個新人王的獲選者並非被放在一個完全的公平基礎上被比較。很有可能同年度出現兩到三名超級球星,最終只能出現遺珠。像是歐拉朱萬和巴克利新人球季的表現也很驚人,然而遇上喬丹只能黯然落選。也有可能像史上助攻王史塔克頓那樣,雖然他和喬丹同年進NBA,但他新人球季時根本沒什麼上場機會,想拿獎根本是天方夜譚。

再來,年度新秀第一隊名單是從1963年開始公布,而新人王獎項則是從1952年敘獎,在這十年之間就出過張伯倫及羅伯森(Oscar Robertson)這樣的無敵新秀。而且,年度新秀第一隊原本的票選方式就不重視球員所屬的位置,像是85年就只有一名後衛入選,其他全是鋒線球員。加上現代籃球的趨勢是不分位置的打法,硬是用五個位置去匡列入選球員,確實不太合乎目前的潮流。最後,場上擺了最強的五個人也並不代表就會是最強的球隊,只能說是最有人氣的新秀明星隊。至於名人堂的資格要求,畢竟和第一年的表現關聯較低,只能做為球員名氣、地位及高度的一種參考數據。

這些爭議都沒有錯,原本討論題目的重點,就是在找出每個人自己的解題方法及答案。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理由,也無法保證有完美的答案,一切只是在既有的框架下去進行聚焦式的討論。

至於你,會怎麼選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