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蟻有趨光性,常在晚上飛進中南部山區如南投縣、高雄市、嘉義縣民眾家中,嘉義大學農學院植物學系教授林明瑩表示,每年7、8月為琉璃蟻婚飛季節,有飛行能力的成蟲會到外建立新的蟻巢,建議民眾平時可注意不堆積雜物、竹子、水管等,減少琉璃蟻可築巢的地方。
林明瑩表示,琉璃蟻體長與黑螞蟻差不多約0.5公分,喜歡食用高蛋白質、
高糖分的液體,如蚜蟲、介殼蟲排泄的蜜露或花蜜等,會在廢棄田地、竹子等有氣孔的隱蔽處築巢,當農民至果園工作,琉璃蟻受到驚嚇,會以強而有力的大顎咬農民肢體等部位。
林明瑩說,琉璃蟻不直接危害農作物,屬騷擾性昆蟲,無核准使用農藥,農委會針對琉璃蟻食性設計液態餌劑、餌站,以3%硼酸混合甜的液體製成,運用工蟻會將食物帶回巢穴餵食蟻后、和其他螞蟻的交哺行為,約3到5天就可滅巢,雖較難根治,但可逐漸降低巢數。
林明瑩建議,民眾在家中可先減少堆放雜物、水管等琉璃蟻會築巢的地方,並盡量不在桌上放甜的食物,如住家靠近山區,且受大量琉璃蟻侵擾,可向鄉鎮市公所申請餌劑,因液態餌劑在開放空間下會變質,如發現澄清液體變混濁就須更新餌劑。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林宗岐表示,危害中南部地區的琉璃蟻主要有2種,一種是疣胸琉璃蟻,危害範圍為中南部9縣市29個鄉鎮區,有北遷現象,而俗稱「飛蟻」的褐色扁琉璃蟻,侵犯地區以南投縣、台中市、嘉義縣、台南市和高雄市等16鄉鎮區為主,同樣有外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