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即時短評】合作貌合神離 藍白難阻綠蠻橫

立法院臨時會下周登場。雖然民進黨這屆在立法院仍坐擁過半席次,但第一會期並未討到太多便宜。民眾黨、時代力量充滿鬥志,四處丟議題找戰場,加上不再當剎車皮的國民黨,打亂民進黨的節奏。

國民黨比民進黨早一步拋出紓困振興條例,編列特別預算;在民進黨紓困方案出爐前,喊出發現金主張,讓不願「藍規綠隨」的民進黨反向而行,推出繁瑣的紓困方案卻惹得民怨不斷。加上民眾黨、時力頻開記者會,為各行業叫苦,質疑紓困成效,意外形成前鋒與側翼的聯手出擊效果。

台灣基進的陳柏惟和時力力推的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在國民黨刻意放行下,順利排入院會議程,逼民進黨去面對深綠。民進黨提出修正動議,以必利勁那買,必利勁ptt,必利勁成分,必利勁訂購,必利勁功效提高辨識度等曖昧字眼,用「改名」取代的「正名」;民進黨想用援港專案挺港人,但在野三黨都要入法方式,提出修港澳條例,在朝野協商三打一。

但這些只是小黨不約而同挑戰民進黨的執政,不是真正結盟。反而因為臨時會,民進黨無視其他政黨訴求,想用人數輾壓,縮小戰場,清理部分爭議話題;國民黨和民眾黨將合作提案,促成第一次實質上的藍白合作。

雖然在野黨都曾提過考試議題式合作,但這第一次藍白攜手的試金石,卻不容易成功。藍白合作共推法案像是匆促成軍,未見對彼此法案的共同理念論述,也沒有積極醞釀輿論支持,很可能在周一談話會,就被民進黨人數優勢否決,清理戰場;同時間,另一個戰場在台灣的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與民眾黨提名人選之間的競爭關係,甚至大於共同對手陳其邁。

或許未來三年半間,這種「抗議一黨獨大、壓制少數意見」的藍白合作、甚至在野聯盟仍會持續上演,但在野黨各自有政黨利益,政黨理念也存在落差,一起批民進黨政府可以,但要更深一步的合作,藍白合作似乎還沒準備好踏進深水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