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昨(22)日舉辦第2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2%降至1.8%,較主計總處預估的1.7%還樂觀。主因對投資與民間消費改善看法較主計處樂觀,其中投資貢獻占1%,是主要成長引擎,出口因素貢獻占0.4%,研判下半年整體景氣有機會止跌回升。
國泰金與台灣大學合作計畫主持人徐之強教授表示,各國央行正積極推出大規模財政政策,有效緩和主要地區金融情勢緊急壓力。台大經濟團隊研判,央行應無再降息必要,第2季將是今年經濟谷底,7、8、9月是代表景氣擴張的「陰轉晴」氣候,第3季台灣金融情勢有機會擺脫「緊縮」狀況,預估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率有80%落在1%~2.2%之間。
國泰金認為,5月中旬以後主要國家陸續審慎解封,但整體景氣仍低檔盤旋,為台灣內外需帶來挑戰,不過看好資金回流、轉單效應及新興科技題材支撐,維持原先投資成長率預估 ,並正面看待下半年民間消費改善展望。徐之強表示,下半年台灣主要成長引擎是投資。全球央行貨幣寬鬆超前部署,加上經濟重啟,民眾對股市看法也明顯改善。
針對未來出口預估,徐之強表示,台灣前五月出口對中國出口衰退不明顯,但是對美國卻成長相當多,若用美元換算還維持正成長1.5%,加上輸入的衰退較出口衰退更大,因此貿易還是會有出超。未來台灣輸出風險的影響,主要在於中美經濟的脫勾,導致某些廠商無法出口到中國等,對這部份還不致影響到今年的GDP,因此估今年出口對GDP成長率還有0.4%的正貢獻。況且台積電、鴻海若增加對美投資,亦會帶動對美出口等,明年的出口變化則還需要再觀察。
國泰金認為,影響下半年經濟成長的六大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全球新冠疫情改善狀況與二次疫情風險;二是美中脫勾對全球供應鏈調整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風險提高;三是斷鍊衍生額外生產成長,不利廠商獲利。四是OPEC+與美國頁岩油業者角力,可能壓低油表現;五是主要國家積極財政與貨幣策,對景氣與信貸的支持作用
;六是疫情加速推動5G、AI和高效能運算產品需求,有利出口。